全文共2527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分级诊疗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接“健康湖南”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出了医联体运行新模式,实现了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达成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辐射。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去三甲、康复回基层,通过医联体建设,南华附一用医联体之通,纾解了群众就医之痛。
牢记初心开拓服务半径
攸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如今是声誉鹊起。随着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超微创手汗症手术等十余项手术的开展,不仅填补了攸县胸外科微创手术的空白,而且吸引了益阳、湘潭、炎陵等附近县市的患者前来就诊,如今,一个月的手术量可比以前一年的手术总量,在切实帮助病患、救助生命的医疗工作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攸县人民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
58岁的文先生,因胸部增强CT提示“胸腺瘤”被攸县人民医院收治。在南华附一医院专家组织、攸县人民医院医生全力配合下,攸县首例微创胸腔镜经剑突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成功开展,再一次翻越了技术的高峰。无独有偶,一位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慕名求医,在反复评估病情后,为减少术后肌无力危象并发症的发生,南华附一莫靓教授为她选择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胸腺切除术——一小时完整切除肿瘤,术后三天即康复出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莫靓医师(左一)作为嘉宾参加攸县电视台的健康访谈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南华附一构建的紧密型医联体的运行。从南华附一的实践中,该院党委书记刘江华认为,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人民满意、政府满意的预期目标。
有鉴于此,南华附一创建了“双联双创”医联体新模式,以县人民医院为主体,上联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下联基层卫生院形成医共体;创建县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及创建南华大学教学医院,促进区域内医教研水平协同发展。实现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管理模式同质、医疗技术同质、服务水平同质,在全省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医联体建设新模式,形成了大湘南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布局,切实保障区域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医疗技术的同质化是医联体建设的核心。为此,南华附一探索了“1+5”管理输出模式。即向合作医院派驻1名执行院长及5名核心学科主任,同期要求医务、护理等部门按管理同质化要求定期派员前往培训或指导,依托南华附一先进成熟的管理经验,协助完善基层医院医疗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有效运行机制。
帮助当地制定县域中长期临床学科发展规划是医联体的根本。南华附一派驻专家团队,重点抓临床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仅今年南华附一所帮扶的三所紧密型县医院就已成功开展了包括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腔镜下胃癌、肠癌根治术、内镜下套扎止血等17项适宜新技术/新项目,在县域内及周边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心血管内科唐振旺主任(前排中)在湘西州花垣县人民医院指导PCI手术
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能否做到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当地医疗人才的培养。南华附一试行“1对1”签约式的导师制模式,制订个性化培养目标与计划,提出明确的培养要求与完成期限,努力为所在县区培养一批临床学科带头人,并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尽快完成人才资源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加入医联体不到两年,攸县人民医院就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南华附一的人才进修、临床带教、科室托管、科研合作等方式,攸县人民医院实现了全方位的进阶。攸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锋良深有感触:“南华附一的同质化管理,全面提升了我们的医疗水平。更重要的是,作为分级诊疗中重要一环,接过资源下沉的‘接力棒’,我院继续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帮扶。一环扣一环,构建县域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
借力医联体建设的东风,攸县人民医院实施了“强学科、精管理、优服务”发展战略,医疗质量全面提升,顺利通过儿科、心血管内科省重点专科评估,胸痛中心、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验收。加入了心血管、乳腺疾病、内分泌以及护理专科联盟。同时,在专家组的帮助下,组织医院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申报,标书撰写,在2020年湖南省卫健委科研课题申报中一举获得三项立项,为县级医院立项最多单位。
坚守使命拓展服务深度
“都84岁了,不是你们来家门口,我也懒得去东奔西走看医生了。”初夏时节,在南华附一与永州市道县人民医院联合开展的义诊现场,王大爷忙不迭地拉着南华附一专家组成员表示感谢。闻讯而来的患者纷纷说:“让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开展。”
不只道县,南华附一还深入茶陵、炎陵等革命老区以及花垣、泸溪等偏远山区开展帮扶。
结合国家健康扶贫要求,南华附一搭建了国家心血管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湖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远程医疗项目三个平台。构建了城市社区医联体、专科医联体、紧密型医联体三个框架。
截至2021年6月,医院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齐头并进,其中紧密型医疗集团3家,城市医联体成员单位21家,专科专病联盟11个,成员单位100多家,建设心电、影像、病理等远程医疗协作网,服务覆盖范围最远拓展至黑龙江省,成员单位达226家。由此,医联体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患者的获得感显著增加,深受当地政府的好评。
不仅如此,为确保工作实效,南华附一通过全面管理、资金支持、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每年为受援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逐步提升贫困县医院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就地就医问题,改善了民生,履行了健康扶贫的职责。
既注重技术支持,也舍得资金投入。据统计,南华附一近年整体投入医疗扶贫资金900多万元。其中用于精准帮扶专家巡回医疗指导费30万/年,差旅费20万/年,派驻人员工资绩效60万/年,接收县医院免费进修人员食宿进修费10万/年。除此之外,医院直接捐助对口帮扶县医院学科建设资金10万元/年,建立健全团队、学科、项目、技术合作,真正做到“雪中送炭”与增强“造血功能”双管齐下,相得益彰。
2021年4月20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驻攸县医疗队在当地开展肿瘤防治周义诊活动
南华附一不仅把健康扶贫作为一项落实国家政策的任务来抓,更是把促进受援医院的发展作为医院的光荣使命来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6年南华附一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医疗扶贫贡献奖”。2017年全省医疗管理暨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会议上对口帮扶工作受通报表扬。2018年国家卫计委组织的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督查中,医院与湘西自治州花垣县人民医院结对帮扶工作获得督查组专家好评,评分排名全国第39位,湖南省第1位。医院获评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之远程医疗制度之“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
来源/ 湖南日报
审核/ 湖南省医院协会 杨晓芳
终审/ 湖南省医院协会 李爱勤
编辑/ 湖南省医院协会品牌建设与健康传播专委会